清明将至,翠柏凝春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院组织师生代表20余人赴金东烈士陵园,开展“赓续红色基因·描金护碑铸魂”清明祭扫活动。这是该院连续第二年通过描金护碑、沉浸式宣讲等形式,将思政课堂搬到烈士长眠之地,让红色信仰在青年心中扎根。
缅怀先烈承遗志:从仪式到精神的升华

14时,师生列队肃立于镌刻着3628名烈士姓名的纪念碑前。学生代表唐宇婷、金智妍作为宣讲员,以《永不褪色的姓名》为题,动情讲述刘英、陈望道等金华英烈的革命故事。“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,却用生命照亮了真理之路。”宣讲词中的这句话,让现场师生潸然泪下。

在庄重的献花仪式中,25支菊花整齐摆放于碑前。全体师生垂首默哀三分钟,阳光下唯有松涛阵阵,仿佛与历史的回响共鸣。2023级学生干部邵正浩在笔记中写道:“当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碑石,突然读懂了什么叫‘虽千万人吾往矣’。”
描金护碑续精神:让历史照进现实
活动核心环节“描金护碑”在专业指导老师下展开。师生们使用0.3毫米特制金漆笔,为35座金漆斑驳的烈士墓碑逐字描摹。“陈洪奶”“洪维兴”“季小弟”……当这些因岁月侵蚀而模糊的名字重新焕发光彩,商学院辅导员朱佳佳感慨:“这不是简单的修复,而是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。”描金完成后,全体师生再次向修复一新的墓碑鞠躬致意,以双重仪式感串联起历史与当下的精神纽带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商学院将描金护碑打造为“沉浸式思政课堂”,形成“修复—教育—保护”长效机制:定期开展描金维护与故事挖掘。活动后,团学干部召开总结会,同步推出纪实推文,让英烈故事传遍校园。
青春接力谱新章:从感动到行动的闭环

此次祭扫活动成效显著,同学们纷纷表示“深刻理解了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”。“描金护碑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。”商学院团委副书记肖玲表示,学院将持续打造“红色基因传承工程”,通过烈士家书共读、革命地标研学、红色文物修复等实践,引导青年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仰,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。